菜单
首页 > 常识 >

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哪三个级别?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21 11:46:13     编辑: 傻六爱国学

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从宋朝开始确定为三个等级,分别是乡试、会试、殿试。

乡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一关,在各省的省会城市和京城举行,每三年举行一次,遇皇家有喜事则加恩科。考试通常在八月举行,由皇帝钦命正副考官主持,凡秀才、贡生、监生均可参加,考试内容分为三场,分别考四书五经、策问、诗赋,每场考试三天。乡试的考生只在本省内竞争,类似于现在的高考。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,获得做官的资格,并可以进京参加会试,考取进士。

会试是科举考试中第一场国家级考试,考生们的对手不再局限于本省之内,而是和全国范围内的才俊们展开角逐。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,在乡试次年春天举行,各省的举人参加,主副考官均由皇帝钦点,也是考三场,每场考三天,考中者称为贡士。

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,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,并定出名次。参加殿试的是通过了会试的贡士,只考一题,考的是对策,为期一天。相比较而言,殿试的内容轻松又简单,而且不再淘汰人,只是将所有考生进行排名,殿试结果在“金榜”公布,统称为进士,排名分为三甲:一甲只取三人,也就是前三名,即第一名状元,第二名榜眼,第三名探花,剩下的分在二甲和三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