藩台是什么官(清朝的道台、藩台、抚台,谁的实权更高?)
随着“清宫宇宙”影视系列的搭建,观众对清朝那些皇帝的事,了解的愈发门清。
诚然,由于大家都喜欢看兴盛强大,所以对“犯我大清,虽远必诛”这种昂扬气势的清朝初期,特别是康乾盛世这个阶段的历史格外耳熟能详。
而涉猎深入,口味也就越发精细,仅是后宫那点争风吃醋、尔虞我诈已经满足不了。
——毕竟,若作为争抢暴风眼的皇帝,是个一天到晚在后宫只给女人辨是非的“脂粉英雄”,也就没多大意思,所以前朝政事的加入,顿时提升观看愉悦度。
这时,一个困惑涌上心头,出现频率极高的道台、藩台跟抚台到底是什么官职?三者相比的话,谁的实权又更高一些呢?
一、道台、藩台,在抚台面前都是小弟
在细述这两则问题之前,先来理清一下名称的含义。
所谓“台”,其实不是官位的代指,而是一个敬语,如同僚吹捧时,经常称对方为“道台大人”或“藩台大人”。
—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“抚台”。
清朝的官制体系虽然沿用明朝,但经过顺、康、雍几代皇帝的变迁,其所掌辖的地域及权力皆有了明显区别。
比如常有总督兼任巡抚,因而当对方双官加身时,再称“抚台大人”,就纯属嘴上给人降职,马屁直接拍在马腿上了......
言归正传,通俗点来说,抚台就是巡抚,藩台为布政使,道台比较特别一些,它并非指一个官职,而是一类,无论是管理河道的、管理粮道的,都可称作“道员”。
——巡抚的官位高于布政使,布政使则高于道员。
那么为何巡抚实权高于布政使,布政使又高于道员呢?
其实曾经的“封疆大吏”布政使,在明朝时只管民政、财政,但没有军权。清朝因是外族入驻中原,所以虽然借鉴明朝制度,但侧重点会稍微有些不同。
它在提升巡抚军政大权的同时,将布政使的权力缩减,顺、康、雍三朝都在逐渐削弱其影响力跟话语权,直到乾隆十三年时,正式官宣布政使为巡抚的属吏。
而本作为布政使属员的道员,也就更替为巡抚的属员。
还有,清朝时,布政使的实权相对比较固定,只负责一省的财政,外加作为二把手执行督抚的命令,道员则向来按需求定差事,如粮道、屯田道等。
但巡抚的实权却是一代比一代高,相当于清代每一位君王给增添一些特权,最终成为到清晚期时依旧“底大不掉”的存在。
至于巡抚实际都有哪些权力,每一朝都有变化。
毕竟虽说宏观角度来看,清朝这二百来年是一个整体,属于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,康乾盛世时,曾是璀璨夺目的明珠,文治武功皆傲视群雄。
但微观到各朝,不仅每一位帝王都有自己的侧重跟方向,以鸦片战争为分界线,也常把清朝分割为清前期跟清后期。
那么与之相伴的,就是巡抚官职实权的增长。
自清顺治一朝设置督抚,历经康、雍两朝的不断变革,直到乾隆中期形成除直隶、四川跟甘肃三省巡抚有总督监管,其余每省一巡抚的格局,沿用了嘉、道两朝。
再往后,内忧外患冲突爆发,作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的封疆大吏,发现皇权越发微弱,就成为一方枭雄,这时权力有多大,就看胆子跟本事有多大。
具体来看着实不好核算。那大致来看,清朝巡抚的实权又究竟有多高呢?
二、抚台是如何成为藩台、道台的老大哥?
1、借鉴明代巡抚制度
这依旧要从顺治年间说起。这个时期正是清朝四处用兵,打算入主中原的关键节骨眼,清军跟大顺农民军打得是水深火热。
虽说后者有“华夏血脉不能亡”的信仰当作支撑,可满族人向来善骑射也是不争的事实,所以辽东、山东及山西等地皆一一归清军所有,打是打下来了,怎么守就是一个问题。
兵法也常说,敌进我退,敌疲我扰,清军驻扎时,可风平浪静,但开拔转向下一座城池,又分分钟被占领回来,如此反复折腾,任战斗力再超群也觉得心累。
满族虽能征善战,可权术方面却不太精通,因而选择借鉴明朝的“巡抚制度”。
明洪武时期,为削相权收拢皇权,废行中书省设置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跟都指挥使司,以三足鼎立形成互相制约牵制的效果。
可权力是被成功分散了,但实际办事,也时常推诿扯皮,一旦发生如边塞紧急军务等急情,指挥不灵就会爆发严重危机。
所以明永乐年间,开始派遣官员巡抚广西,接着陆续各地也紧随其后。
起初,巡抚只是中央临时差遣的官员,差事办完就返回,但发现有了监督后,效率居然突飞猛进,因此巡抚便被定为长期官职。
顺治皇帝认为“巡抚”这个职务很精辟,就每掌握一地,在该地设置、驻扎巡抚,负责所有军政大权。待到康熙一朝,大规模的征战已经基本结束,对于巡抚这一职务,就开始做出认真修订。
2、巡抚权力提升的契机
如裁撤当初因事务临时设立的巡抚,向着一省一巡抚的格局发展。
再至雍正时期,巡抚的人数呈减少趋势,常以总督兼巡抚事。而到了乾隆年间,巡抚的设立已正式规范化。
——这段时间内,布政使就以负责财政跟民生配合巡抚推行工作,从属身份已经凸显出来,而道员依然按钉按卯的做着或管理粮食、或修河道的差事,并无太大变化。
其实这一增一减间,跟各朝面对的任务跟方针有关。
顺治时期,正是大清入关前后,举国上下的抗清大旗此消彼长、源源不绝,所以此时的巡抚主要负责军事方面,如“缴抚并用”策略——也就是实在不服从的就打,能招抚则和平招安。
接着,因为连年战乱,田地荒废,招垦荒田让农民有地种,国家有经济收入,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。
还有就是铁腕肃清前朝异声。
在明朝末年,江南就多出才子,每逢科考也是该地区学霸云集,因此清入关后,江南的反弹也是最为强烈的,大批量的学子乡绅拒绝易服剃发,联合起来去太庙痛哭。
为维护统治,督抚就会采取血腥镇压策略,并通过数次大规模的奏销、哭庙及科场案,使得江南逐渐收入囊中,而皇权也赋予了巡抚极高的实权,布政使与道员皆按需接受其调度。
至康熙时期,三藩之乱又开始出现了,巡抚的职务也就随之再改变,开始主要负责起调兵遣将、供应军需等事。
摩擦角逐阶段,挨着三藩设立的巡抚,就起到监视跟掣肘的作用,双方尽管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,但私底下已经积攒不少龃龉。
直到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一事成为引爆点,战火顿时燃起。
此时的督抚有调兵遣将之权,也可协助满洲统帅会商军务,更能筹备及转运军需,也就如修造战船、打造枪炮、采买马匹等事都负责。
此后的噶尔丹战争、西藏战事,都是如此,战火纷飞时,负责财政的布政使就积极配合提供军需,道员依旧该屯田屯田、该管粮管粮。
3、战争过后,巡抚攀爬到顶端
待到雍正时期,巡抚的职务倾向就转为经济方面,负责清查钱粮亏空一事,尤其能体现权力的在于,他们不仅可以查本省亏空,还能作为钦差去查别省,这就将实权显著提升。
接着为了国计民生,摊丁入地政策,也是这段时间主要负责的任务,当各省巡抚完成这一赋税制度的改革,国家因早年征战遗留下的人口凋零及经济落后等问题,皆有了可观改变。
而乾隆时期,巡抚除战时负责军务,和平时主打经济以外,更多了对思想的控制一任务——也就是发起、审理文字狱。
虽闹得人心惶惶,影响了文化的发展,可也的确实现了对思想的管制,并且还给巡抚加入审核大案要案的权力。
至于巡抚的日常,实权也是着实不小,首先有荐举和提补官员的人事权,对于非科举出身的官员来说,这可谓是升迁唯一能走的路。
还有不定期举行的监督武官权、题调黜免武员权跟疏定营制权,也就是既能考核武官是否存在恶行,还可任用或罢黜武员,又能随时上书请求增减营制。
尤为特殊的在于,巡抚还有密折奏事权,这能体现出身为皇帝亲信的“光环”。
毕竟对封建王朝来说,臣子军民千千万,可真正的首脑人物仅有一个,那谁能直接与皇帝对话,就显得至关重要。
这相当于把整个王朝形容成一个人体的话,君王为大脑,巡抚就是链接地方的咽喉,其余官员都将其视作皇权的延伸及代表,几乎无人敢招惹。
三、对道台、藩台、抚台的分析总结
综上所述,清朝提高了巡抚的地位及权力,那对于曾经的封疆大吏布政使,就得削弱,成为巡抚的属吏,当时主要负责的是一省钱粮之事。
如经理全省的财政收入,田赋及各杂税等,司掌财政支出,官吏俸禄、地方赈灾等,另有管理属员,革除淫风恶习等职务。
也正因为如此,布政使常是清朝选定巡抚的“首要参考人”。
而因延续明官制的守巡道制度产生的道员,也如上文说的那般,从当时的布政使属员,也就变为巡抚的属员,负责的职务不定,根据实际需要,或有屯田道员、茶马道员,或为河工及粮道等。
巡抚、布政使跟道员谁的实权更大,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事情——经几代君王增补巡抚的权力,给后期割据一方、正大光明一揽军政大权成为“土皇帝”开了绿灯。
不过任何事情都是福祸相依,虽直接通过巡抚,绕过议政大臣,极大加强了皇权统治,几乎不拐弯指令就能实现上传下效。
可这对于皇帝本人的能力就要求相当高,既然巡抚文能安邦、武能平叛,那心里的小九九怎样打消呢?
起初是通过别亲疏、分内外的方式,如关键省份的巡抚,皆由功臣后代跟满族人担任。
可“得陇望蜀”是人的天性,因而或一旦皇帝软弱无能辖制不了督抚,或清朝内部统治层发生变故,或出现内忧外患,实权在手的巡抚就是头一个动心思的人。
毕竟就连手腕强硬的康熙,都曾面对督抚割据叛乱的事,更何况是一团乱麻的清后期。
由此可见,封建王朝的兴衰其实是有一个必然趋势,没了宰相揽权,也有外戚跟内监,全都堵死扶植起巡抚,依然难逃割据称霸的结局。
说白了实权就这么多,掌握在谁手里,谁就是二把手。
而数代传承下来的皇帝,对于权术跟忧患意识的嗅觉自然相比前期会减弱,但巡抚却不靠血脉传承,而是能力手腕,日渐驾驭不了也是正常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