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单
首页 > 常识 >

6月6日是什么节(天贶节——你不知道的中国节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10 10:16:08     编辑: 牡丹江市阳明区检察院


农历六月初六,是传统节日“天贶(kuàng)节”。按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解释:贶,赐也。“天贶”即上天恩赐的意思。


在已经消失的中国传统节日中,天贶节是极为特殊的一个。作为官方法定纪念性节日的“天贶节”,只存在于宋代。


宋人许月卿有一首《天贶》诗:

“天贶逢佳节,地灵钟异人。今朝书上考,同日是生辰。部使星留次,临川月半轮。明年当此日,五马列朝绅。”


似乎逢叠数都是节,一月一春节,二月二龙抬头,三月三上巳节,四月四清明节,五月五端午节,六月六天贶节。




■ 传说一

相传是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归来的途中,佛经不幸落入水中,后被捞起置于石头上晾晒,那天正是农历六月初六日。此后,佛教寺院便把“六月六”定为晒经书的日子。晒经可以防止经书受潮发霉以及虫蛀鼠咬等,对于经书能起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
■ 传说二

相传“天贶节”的来源与宋真宗赵恒有关:赵恒耻于澶渊之盟,欲镇服四方,于是声称上天两次赐给他天书,并将第二次降天书的农历六月六日定为天贶节。





晒经书

传说“六月六”是太阳的生日,人们认为在这一天:“晒衣衣不蛀,晒书书不蠹”,所以留下了“六月六皇宫晒銮驾、官家晒官服、士人晒书籍、僧人晒经卷”的习俗。


为纪念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之艰辛,寺院特于每年六月初六都会将经书从柜中取出,逐页翻开并用软刷拂去灰尘,重新装匣放回,“晒经节”因之又被称作“翻经节”。



吃炒面

俗语道:

“六月六吃炒面,热疙瘩疹子都不见,吃一碗养一夏,老人小孩都不怕”。


这天,家家户户都制作炒面。常见的方法如下:


炒面,温锅下面粉,烧温火,不停的翻炒,将面粉炒到金黄色就可以了,但是从口味上来说,远不及用石碾矻的香。喜欢吃酥油粉的,先在锅里倒入花生油,到七八成热时,再放入生面粉,调小火翻炒,炒至色黄出香味就行了。
拌炒面:把温水中放少许白糖,轻轻搅拌一下,然后把炒面放进水中,用筷子拌拌,干湿度根据个人喜好。也可以攥成团子沾料汁,吃起来别有风味。
夏天吃炒面能排出体内湿气,特别是瓜果梨枣生吃多了,往往会闹肚子,用红糖水拌炒面吃可以补肚子,这还是民间的一个土方子。
六月六的炒面,在民间既是一道美食,也是夏季老百姓的防暑药食,自古流传至今,现在也成了平日百姓桌上的独特一道美味。


斋戒沐浴

《云笈七签》曰:“六月六日,沐浴斋戒,绝其营俗。”,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载“国朝会要曰 :祥符四年正月,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,在京禁屠宰九日,诏诸路并禁。”


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,从这一天到六月十四,朝廷会昭告京城,禁止屠宰,以顺天地之祥和、望万物各得其所。



其他

这一天还被称为洗晒节、清暑节。梅雨季节刚过,箱子里的衣裳容易发霉,要拿到阳光下来晒一晒,可以防止霉烂。江南一些地区还留下了“六月六,吃馄饨”的说法,相信在一天吃了馄饨可以防疰夏,消除夏天的各种疾病。



传统节日、节气的诞生大都是一些纪念日,祭天祀人或与生产劳作过程相关。


农历就是一种针对农业而制定的历法,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,重农抑商,因此以农制历也顺理成章。


天圆地方的时代,人们不能科学地了解世界,却通过观察制定出合理的历法,可见节气的诞生,离不开民众的生活经验。风调雨顺才是民众最务实的需要。


节日亦然,与人们的生活劳作密切相关,天象和气候形成周期现象,就形成了节日。


节日的诞生,伴随的是生活的情致,虽然一些节日由皇帝制定,实为顺民意而尽人事。


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,但也顺应着民众生活与习俗,自然而然的形成。


这些节日切实而有意义,对古人而言,节日是他们生活中的经验,诉说的平实,也彰显于节庆。


但到后世,传统的节日往往失去了本意。在历史的演化中,不断更新习俗,更变日期,与其他节日融合、分化,人们对于节日的态度和意义,早已不同初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