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单
首页 > 常识 >

事物指的是什么意思(从“物”的世界观到“事”的世界观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19 09:01:03     编辑: 贴近地面飞行

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。人们时常习惯于以“物”的观念去看世界上的一切人、事、物,即把人和事也归结为物的观念。另有一种观念则把“事”视为世界的根本,人的一切活动可归结为“人事”,物的全部存在可称为“事物”。两种世界观的基本概念分别为“物”与“事”,于是便有了“物”的世界观与“事”的世界观之分。



  “事”先于“物”


  在现代汉语中,“事物”是一个常用词,用来指代相对于人的内心世界的外部物质世界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“事物”与唯物主义强调的“物质”概念大致相当。不过,“事物”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“事”与“物”两种基本形式:前者处于联系和发展的状态中,无论是自然事件还是社会人事;后者则呈现出分离和静止的样子,如岩石、桌子等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。总体而观,世界充满着形色各异的“物”,也交织着复杂多变的“事”,故表现为一个“事物”世界。



  然而,作为世界观可以追问的是,世界的根本究竟是“物”还是“事”。换言之,“物”与“事”谁才是世界的第一性存在,是先有“物”还是先有“事”?不同于人们通常认为的“物”先于“事”的观点,我们提出“事”先于“物”的立论,并从三个方面寻求证据:


  第一,宇宙论的证据。不妨从身边的桌子开始说起。桌子之“物”产生于木工制作之“事”,便是“事”先于“物”之例;但随之而来的反例则是木料必须先于桌子而存在,否则木工就像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那样无从下手,由此“物”便先于“事”;如果拓展一下视野,就不难发现木料之“物”其实也来自砍伐之“事”,因而“事”又先于了“物”;但先得有大树之“物”存在,才能有砍伐之“事”发生,不然砍伐就无对象了;然而,大树之“物”又是其生长之“事”的结果,而生长的起点却是种子之“物”……如此推论下去,一直会追溯至宇宙的起源。按科学假设,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事件。因此,宇宙论证实了“事”而非“物”才是世界的本源。


  第二,物理学的证据。“物”与“事”在物理学中表述为“物体”(material substances)与“事件”(actual events)两个基本概念。在17、18世纪牛顿力学的经典范式中,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“物体”,用空间x、y、z三个坐标即可简单定位。但20世纪物理学有了新发现,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代了牛顿力学成为物理学的新范式,研究对象也随之转向“事件”。定位一个事件远比定位一个物体来得复杂,至少需要四个因素,即除了空间x、y、z三个坐标以外,还需要时间t这一参数。相比之下,物体属于事件的一种抽象,只是事件之流的一个相对静止的横截面,至多是过程的一个结果而已。因此,事件要比物体更现实、更具体,在世界中更具本源性、更有根本性。在此意义上,说“事”而非“物”是世界的第一性存在显得更科学。


  第三,生活中的证据。我们日常生活的真相是“活在事中”,每天淹没于各种大小事务中。从生活起居、一日三餐,到通勤途中、上班干活,再到社交活动、休闲娱乐,生活的各种处境无时无刻地处于事件之流中。从国事到家事,从他人的事到自己的事,从大事到小事,很难想象哪一天会没有任何事纷扰我们。也正是由于外部事务不断发生,人的内心始终不得安宁,总为日常事务所烦恼、为生活琐事所羁绊。我们还常将人与事合在一起,感叹人事变迁、物是人非,惹起莫名伤感。由此可见,我们真正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无数“事”接续发生的世界,现代消费社会充斥的“庞大的商品堆积”不见得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。


  上述三方面证据都能佐证“事”先于“物”存在的观点。在“事物”世界中,“事”为第一性,“物”为第二性,而非我们常识中“物”先于“事”的理解。所以,我们须从“物”的世界观转向“事”的世界观。值得注意的是,“事”的世界观并不违背唯物主义原则,因为唯物主义的“物质”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,凡是相对于主观思维的一切事物都可纳入物质范畴。在现实层面,用“事物”代言“物质”显得更有生活气息,也暗合科学的新理论,并具中国语言的特色。在理论层面,这也是对物质第一性原理的深化,即在承认“事物”客观存在的前提下,通过追问“事”与“物”孰先孰后的关系,进一步凸显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即做实“事”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即重人“事”。



  “事”比“物”更适合表达世界观


  “事”的世界观是基于“事”来看世界的,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。在微观层次上,我们通过“事”的一般结构揭示了世界本体的特征。以“事”作为世界的本体,能够说明世界存在的综合特征和世界演化的生长机制,即“多生成一、由一而长”。此“一”是指一个具体事件,“多”则是构成该事件的相关因素。比如,上课是一个教学事件,由老师、学生、教室、时间、电脑、网络、电源等多项因素共同生成,是一个由人、事、物汇聚于特定时空中发生的事件,是一次“多生成一”的综合过程。假如某因素不到位,像老师缺席、教室断电等,便会导致上课事件的中止。本次课上完之后,又会引发后续的上课事件,众多上课事件的顺利推进,便形成了整个教学过程,实现了“由一而长”的发展。上课事件如此,自然事件、社会人事也都如此存在和演化。


  在宏观层次上,“事”的世界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辩证图景。在“事”的世界观看来,整个宇宙都是由事件构成的有机整体和过程集合,从原子、分子到化合物,从无机界到有机界,从简单的、低级的机体到复杂的、高级的生命,直至人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精神,都处于“多生成一”和“由一而长”的事件世界之中,贯穿宇宙的活动就是一种整合并生长的创造性活动。由于事件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,所以世界、宇宙和时空根本上处于绝对的运动状态。那么又如何解释物体相对静止的事实?“事”的世界观认为,世界的原初状态只是时空中发生的事件,所谓物体不过是事件演化的结果或重复出现的事件模式。因而,“事”成为“物”其实是事件中的重复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果,这在非生命的无机界中十分典型。但在有机界的生命进化中,特别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,创新性相比重复性不断占据主导地位,最终起了决定作用。所以,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而言,“事”比“物”更适合表达我们的世界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