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节又称什么节(元宵节的演变、发展)
“正月里,正月正,正月十五闹花灯”,在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到来之际,我们从收集到的文史资料中梳理了元宵节的相关内容。本期,带大家一起回顾元宵节的演变和发展。
元宵节在历史中的演变
元宵节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,其节庆形式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变的。
正月十五在汉代已受到重视。汉武帝时,“太一神”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。汉明帝为表彰佛法,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和寺院“燃灯表佛”,并下令民间也都挂灯。
隋朝,民间在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游街、杂耍表演活动,看灯、看表演的百姓众多,逐渐成为民间庆祝性节日。
唐朝,元宵张灯成为法定之事。唐玄宗下诏令,在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日开坊市门燃灯。《大唐新语》记载:“京城正月望日,盛饰灯影之会。金吾弛禁,特许夜行。贵游戚属,及下隶工贾,无不夜游。车马骈阗,人不得顾”,夜游赏灯成为一种习俗。
宋朝,元宵节更为兴盛。宋太祖颁诏,“朝廷无事,年谷屡登,上元可增十七、十八两夜”,上元节观灯时间延至五天。帝王与民同乐,亲登御楼宴饮观灯,“山楼上下,灯烛有数十万盏。”
元朝,废除了元宵节。
明朝,全面复兴宋制,元宵节进一步发展,元宵放灯节俗在永乐年间延至十天。都城北京还形成了专门的灯市,有各种戏剧、杂耍、曲艺等表演,产生了“走桥”、“摸钉儿”等风俗。
清朝,自朝廷到民间,元宵灯节期间热闹非凡。乾隆帝每逢正月十五,召集藩属和内外大臣在圆明园山高水长赏灯、观看烟火和歌舞、杂技等表演。在民间,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,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最为繁盛。
▲前门卫店铺前的灯笼,出自《我眼中的北京》,高大伟 捐赠
民国时期,元宵节遭到废止,但民间习俗尚存。在国家处于长期战乱的时代,民间的灯会规模受到了很大影响。1945年后,国内通货膨胀严重,各地元宵节张灯、观灯、闹灯习俗几近消失。但灯节的种种民俗活动,娱乐项目仍在各地流行。
新中国成立后元宵节的发展
新中国成立后,元宵节的习俗一直传承延续并不断发展,赏花灯、吃汤圆、猜灯谜、放烟花等民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。各地元宵节还传承着游龙灯、舞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。
▲1986年大东流苗圃军民联合秧歌队庆元宵佳节,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处 捐赠
“张灯置会”是正月十五“闹元宵”必不可少的传统。每逢春节、元宵节,京城举办大大小小的灯会,为节日增加喜庆氛围,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,举办更为广泛,也更富有新意。1986年2月19—26日,由海淀区政府、中国科学院和紫竹院公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“海淀科技灯会”,有800多个中央、市区、街道、乡属单位和部队驻区单位参加,展出了跟踪卫星灯、火箭卫星灯、喷泉灯、纺织灯、五谷丰登灯、百富兴旺灯、虎跃龙腾灯、八仙过海灯等各种花灯1400余盏,共举办了8天15场,接待中外观众近40万人次,规模之大,在北京尚属首次。
▲1986年海淀科技灯会,出自《紫竹院公园志》,高大伟 捐赠
随着国家对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,作为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的元宵节,在2008年6月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元宵节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,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,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精髓,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。
▲外国游客体验民俗闹元宵,出自《这里是北京——境外记者看北京之北京节》,高大伟 捐赠
近年来,随着科技的发展,许多现代的技术和元素,也正在融入元宵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文化中。将现代科技的光影与非遗传统彩灯工艺相结合的花灯盛宴,既有传统年味,又有新潮趣味,丰富着春节期间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▲2024年龙年新春,天坛公园“宫廷音乐陪您过大年”系列展演《古韵遗音》,图源“畅游公园”微信公众号
▲2024年龙年新春,北京世园公园第二届花灯艺术节,图源“北京延庆”微信公众号
▲2024年龙年新春,温榆河畔千灯会,图源“文旅北京”微信公众号